7月26日至8月1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地瓜机器人联合打造的 “清华 AIR - 地瓜机器人具身智能强化营”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OS暑期学校圆满落幕。为期7天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校的50余名优秀学员,在顶尖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 “理论筑基-仿真验证-真机实战” 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具身智能...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字节跳动Seed联合SIA-Lab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扩散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Seed Diffusion Preview,每秒钟生成2000+的词,超过了Google Gemini Diffusion,相较于纯自回归模型有巨大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这将很有可能会改变语言模型的范式,成为未来的主流。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
当语言模型涌现出通用智能时,蛋白质模型的通用智能还有多远?在NLP领域,语言模型基座经历了从BERT到GPT的跨时代变化,涌现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通用智能,BERT时代的模型关心具体任务的提升,缺乏对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涌现能力的系统化讨论,而在GPT时代,系统化的讨论逐渐显现,通用智能的爆发也因此开始。而在蛋白质基座领域,几乎没有贯彻这条智能涌现的路径,一系列工作同样停留在BERT时代,在“预训练+任务微调”这一范式...
7月27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远程)出席了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为“超级人工智能的科学共识和不确定性”的圆桌论坛环节,并发表了观点演讲。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首先是能力的快速提升,AI 模型在编码和数学等领域正在迅速改进,推理和推断能力不断增强。其次,AI 智能体数量翻倍,全球主要公司都在采用 AI 智能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最后,...
(本文转载自英特尔公众号“知IN”)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过程中,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之一,数据中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数据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增长,能耗和碳排放也在攀升。如何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助力中国达成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绿色计算的发展,英特尔正在和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
2月1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刘云新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异构设备智能计算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西郊宾馆顺利召开。 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合影 启动会上,清华大学科研院项目办朱付元主任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将从各个层面对该项目给予全力支持,做好项目实施的督导和保障工作。 清华大学科研院项目办朱付元主任致辞
12月23日,全球首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升级发布2.0版(以下称“白皮书2.0”),并向全行业公开征集意见。该白皮书是全球车路协同技术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报告之一,由张亚勤院士牵头,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百度Apollo、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科、中国联通等10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编制。白皮书2.0进一步探讨中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2022年12月10日,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出席了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主论坛II-人工智能治理技术论坛),并发表了《可信AI技术与应用》的主旨演讲。一同出席该主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世AI冠名教授朱军、哥伦比亚大学常务副校长周以真教授,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主持。 数字化3.0时代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第22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ChinaVR2022并发表了《物理空间和元空间》的主题演讲。 张院士从技术演变的大趋势引入,提出了 Real2Sim2Real 现实-仿真-现实 (RSR)的概念,并介绍了其在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这两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深入探讨。 他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今年9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迎来了2022新生入学:顾维灏、李鹏飞、禹棋赢、邹恬圆、陈汉庭、厚古禎一、邱可玥、宋宇轩、周龙灏、罗弈桢、洪晨东、林志聪、李翔宇、温皓。相聚AIR,他们将在AIR高扬奋斗风帆,向着群山之巅出发! 2022 AIR大合照 智慧交通方向 顾维灏 导师:张亚勤教授 AIR工程博士生 毫末智行联合创始人&CEO 创办中国自动驾驶
首届清华 AIR-百度 Apollo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算法挑战将于 2022年11月26日正式开赛 。 大赛旨在聚焦行业前沿热点,探索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高峰,为各路开发者精英们提供同台竞技的平台。优秀选手们不仅能获得 丰厚奖金 ,还有机会将算法应用于实际业务,更有可能拿到 清华 AIR 实习工作 Offer, 以及 顶尖大牛面对面机会。 大赛正火热报名中,赶紧前往官网通道报名吧。 扫码报名
这个冬天,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体验一个畅想未来的实践机会,与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学习交流,如果你也足够优秀,欢迎报名参加由AIR DISCOVER 实验室主办的第二期AIR冬令营。 研究主题及方向 01:机器人 子课题涵盖机器人科研平台系统设计,机器人算法和应用等: 动态场景下移动机器人视觉里程计的抗干扰 柔性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应用研究 智能导盲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多模态
2022年5月至9月,由 AIR DISCOVER Lab 主办的夏令营 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功举办。 此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的42名优秀同学,在AIR青年导师和科研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了高强度、沉浸式的科研和工程体验,在机器人领域、计算机视觉领域、人机交互领域开展研究与探索。 在机器人领域,同学们完成了基于行人意图的对抗轨迹生成、基于高精度地图的无人机SLAM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RoboMaster组委会合作,将在ICRA 2023举办第二届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Sim2Real挑战赛(RMUS)。大赛旨在通过仿真提高真实世界中机器人完成感知、导航和操作等任务的性能,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提供云端可部署的数字孪生机器人平台,加速机器人领域的科研进展。上届大赛在2022年5月已成功举办,凭借富有创新性的赛事体系吸引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大疆教育RoboMaster机甲大师组委会,将在ICRA 2023共同推出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Sim2Real挑战赛(RoboMaster Univerisity Sim2Real Challenge, RMUS)。 大赛旨在通过仿真提高真实世界中机器人完成感知、导航和操作等任务的性能,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提供云端可部署的数字孪生机器人平台,加速机器人
我希望能够探索人作为一个数据加工和生产的智能体在人机协作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人机混合智能的理想范式。 ——郑琛 我希望将AI前沿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推动生物信息计算与医药研发等技术发展,并以此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使命。 ——吴俣帅 希望AIR让AI技术惠及各个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产学研的典范。 ——王祎乐 我希望在对算网协同技术的研究中做出有价值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社会进步。AIR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协同众多合作伙伴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联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一流人才。 在此共同使命的驱动下,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设立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万国数据冠名教授及青年学者项目 (以下简称“万国数据人才
共有 2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 页 当前第 8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