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当地时间 7 月 10 日上午 10:40,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出席了由联合国(UN)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组织的2025 AI 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 Governing advanced Al in action”主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治理。张亚勤院士重点指出了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1. 技术快速发展与治理滞后的失衡。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 —— 尤其是生...
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了吗?这些模型在面对复杂的、多步骤的视觉推理任务时,能否像人类一样推理和决策?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复旦大学带来重磅新作——EscapeCraft:一个3D密室逃脱环境,让大模型像真人一样“动脑逃生”,用于评估多模态大模型在视觉环境中,完成复...
2025年6月30日上午,在紫荆智康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主办的系统发布会上,紫荆智康发布了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智慧医疗系统“Agent Hospital 1”,宣布将加速推进基于拟像的可进化医学智能体学习技术的落地应用,努力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低廉和便捷的医疗服务。Agent Hospital 1宣传片Agent Hospital项目由AIR执行院长刘洋教授团队于2023年发起。2024年5月,Agent Hospital项目发布了预印版论文,受到了医学人工智能...
6 月 25 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智能时代的电动汽车” 分论坛并发表重要观点,深入探讨了 L4 级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张亚勤院士在演讲中指出,自动驾驶领域即将迎来 “DeepSeek时刻”。他预测,到今年年底,随着武汉等复杂城市环境中大规模运营的推进,以及 Waymo 在旧金山等地的持续努力,自动驾...
8月26日,HICOOL 2022全球创业大赛终极奖项揭晓,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卓越访问教授许锦波创办的专注于蛋白发现、优化和设计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分子之心摘得最高荣誉。其自主研发的AI蛋白优化与设计引擎“MoleculeOS”,从全球5千多个优秀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HICOOL 2022全球创业大赛在全球范围内设置7大报
近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微众银行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单位合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期刊(简称:IEEE TSP,创刊于1991年,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国际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5.028,中科院分区工程技术大类一区)发表了学术论文:FedBCD: A Communication-Effificient
8月3日,在2022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2022)期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AE)、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组织的CICV 2022 数据驱动的车路协同专题分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首席研究员聂再清教授、马里兰大学学院帕克分校计算机系Dinesh
8月1日,全球首个开源开放的智能网联路侧单元操作系统“智路OS”正式发布,聚焦开源开放,自主可控,将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的路侧OS核心技术彻底开源,打造开源开放新底座,构建自主可控新高地,促进智能网联产业应用的多样化和规模化发展。 “智路OS”开源发布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北京市经信局、北京经开区管委会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
近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创新工场合办的DeeCamp2022人工智能挑战赛在AIR图灵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线下交流会,由AIR助理研究员黄文炳博士主讲,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的2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交流会,并与黄博士积极互动,在实地的交流中碰撞科研经验的火花。 黄文炳博士分享会现场 缘起DeeCamp,诲人不倦
以下文章来源于DeepTech深科技 ,作者MIT TR中国 安全性、可信、效率、易用、开源、自主等成为隐私计算技术和产品聚焦、行业讨论最热烈的话题。行至当下,仍有一批研究学者和行业人士在为隐私计算技术推进与落地持续付出。 在刚刚宣布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2022隐私计算科技创新人物评选中,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教授刘洋成功入选。一同入选的还有其他10位来自高校/企业隐私计算行业
在CVPR 2022会议上,AIR助理研究员王岩博士与合作单位商汤科技团队一起荣获第五届深度学习图像压缩挑战赛(简称“CLIC”)图像编码赛道第一名,团队提交的图像编码方案在全部三个测试码点均取得了最佳的主观评分,同时具备所有深度学习方案中最快的解码速度,以绝对优势获胜。 冠军方案获奖证书 今年AIR与商汤科技联合提交的冠军方案基于两项关键技术。第一是ELIC图像压缩模型及其使用的SCCTX联合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辨识出有重大价值的技术创新课题,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有产业影响力的核心技术。 ——陈亦伦 陈亦伦,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曾发表论文30余篇,同行引用2000余次,发明专利16项,已获评上海市人工智能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等。陈博士有丰富的企业管 理与
AI+生科的进展对人类健康以及更好的理解人类自身工作机理有深远的影响,生命科学中任务的定义明确,做的工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失去价值。 ——龚经经 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哪怕只是一小步的推动对我来讲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黄锴宇 未来,将继续致力于高逼真的隐式场景重建,基于该场景进行重定位和状态估计,并将进一步拓展在隐式场景下的决策规划,希望今后能将成果应用于机器人/无人车
的 6月24日,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于线上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就面向“双碳”的智能计算这一主题发表讲话。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余贻鑫、倪光南、邬贺铨、黄维等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就“协同创新赋能智能产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
我相信,我们不仅可以用AI解决当前医疗健康的难题,未来还能及时预判疾病,精准制药, 甚至攻克全球大流行病。 ——胡媛 人机交互设计研究是一座桥,连接涉及到人与信息交互的各类具体问题与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高家思 我们现在
5月28日, 全栈能动2022:未来汽车创新与融合先锋对话”于线上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就未来汽车和智能交通这一主题发表讲话。 在经历了内容数字化、企业的信息化和消费互联网后,数字化3.0时代已到来,也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一时期带来了一个重要转变,即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工厂、电网、机器、家庭,汽车、道路,乃至城市
6月2日,2022北京智源大会AI赋能生命健康专题论坛成功召开,AIR许锦波教授、聂再清教授、彭健教授均线上出席演讲。生命健康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落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生命健康领域覆盖面非常广,从未知疾病预警、新药开发,到老药新用、辅助诊断、医疗影像、智能手术机器人,很多方向都有AI的用武之地。除了上述三位AIR的教授外,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计算机系
6月2日,2022北京智源大会AI赋能生命健康专题论坛成功召开,AIR聂再清教授、许锦波教授、彭健教授均线上出席演讲。生命健康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落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生命健康领域覆盖面非常广,从未知疾病预警、新药开发,到老药新用、辅助诊断、医疗影像、智能手术机器人,很多方向都有AI的用武之地。除了上述三位AIR的教授外,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计算机系助理教授李磊
共有 21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 页 当前第 9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