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智能时代的电动汽车” 分论坛并发表重要观点,深入探讨了 L4 级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张亚勤院士在演讲中指出,自动驾驶领域即将迎来 “DeepSeek时刻”。他预测,到今年年底,随着武汉等复杂城市环境中大规模运营的推进,以及 Waymo 在旧金山等地的持续努力,自动驾驶技术将展现出成熟、安全且经过验证的运营能力。过去十年间,自动驾驶领域吸引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而去年和今年更是被视为 L4 级自动驾驶发展的里程碑:Pony.ai、文远知行、地平线等企业相继上市;特斯拉在德州开展无人化运营测试;以 Waymo 和百度为代表的企业在多个城市的商业运营和测试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安全与经济效益方面,张院士强调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提升安全性上的巨大潜力。由于人类驾驶错误是导致大多数交通事故和死亡的根源,自动驾驶汽车有望通过消除这一因素,显著提高道路安全水平。百度 Apollo Go 的最新数据显示,其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相比人类驾驶员提升了10倍。此外,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具备显著的经济优势。取消人类驾驶员这一占成本 60% 的因素后,经济效益至少可提高两倍。同时,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天完成更多行程,使成本降低至人类驾驶员的一半左右。
谈及技术进步,张院士着重介绍了大语言模型(LLMs)和生成式 AI 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作用。这些技术能够生成合成数据,模拟现实世界测试中难以遇到的各种 “边缘情况”,有效解决了数据不足的挑战。此外,LLMs 支持端到端训练,将感知、规划和控制等多个模型整合为一个大型模型,减少了对大量僵硬规则的依赖,加速了迭代和开发进程。他表示,该领域正朝着大型语言、视觉和动作模型(VLA)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基于对行业发展的乐观判断,张亚勤院士预测,到 2030 年,新车出货量中将有 10% 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服务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消费者市场。他同时指出,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成熟,但仍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和竞争规则,未来电动汽车品牌可能会出现整合。而构建 L4 级自动驾驶生态系统,需要在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和传感技术基础设施(大型模型)以及通信和连接基础设施(V2X)三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张院士强调了数据共享与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他指出,如同计算机和电信行业的实践,共享最佳实践、事故数据,建立共同标准和协议,对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之争中,尽管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无需地图的端到端方案以实现可扩展性,但张亚勤认为,整合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数据源,能够增强安全性和冗余性,尤其在挑战性条件下和完全无人驾驶场景中优势明显。他还提到,激光雷达的成本已显著下降,使其成为更具可行性的选择。
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张亚勤关于智能时代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发展的观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展望,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