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发布全新通用跨本体具身基座模型:X-VLA。X-VLA是首个实现120min无辅助自主叠衣任务的全开源模型(公开数据、代码与参数),以仅0.9B的参数量在五大权威仿真基准上全面刷新性能纪录,为具身智能领域提供了一个性能强劲、完全开源的新基线与技术范式。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
2025年10月20-23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Shanghai AI Lab)联合组队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 IROS 2025 AGIBOT World Challenge 国际具身智能竞赛,并荣获冠军。IROS是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IROS-2025举办的AGIBOT World Challenge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23个国家/地区的431支顶尖战队参赛。经过线上赛的层层筛选,最终有11支最具竞争力的队伍进入 IROS 杭州现场的 Manipulation 赛道。参...
在人类探索科学真理的进程中,杨振宁先生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不熄。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以 "杨 - 米尔斯规范场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等奠基性成就,被视作 "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 世纪物理学的卓越设计师",其贡献可与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他一生兼具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从清华园的少年到诺奖领奖台的华人骄傲,从...
2025 年 10 月 14 日至 15 日,第 23 届福布斯全球CEO年会(FORBES GLOBAL CEO CONFERENCE)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主题为 “Profiting From AI Acceleration” 的主论坛,并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观点。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挑战,它主要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智能机器的物理领域,包括无人机、机器人、自动...
9月30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与IMF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围绕AGI的技术发展及中美创新博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做开场致辞,清华大学师生校友等百余位嘉宾参会。以下为对话实录:朱民:大家好!欢迎各位!今天特别高兴,请来了我们的老朋友亚勤,一起来聊聊“AI+”时代的创新和变革。亚勤刚出了一本新书,叫《智能涌现》。...
2025年9月25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等专家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Reinventing universities for today's world》的重要文章。该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如何通过AI技术加速人才培养进程。在全球面临气候危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亟需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张亚勤院士在文...
7月26日至8月1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地瓜机器人联合打造的 “清华 AIR - 地瓜机器人具身智能强化营”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OS暑期学校圆满落幕。为期7天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校的50余名优秀学员,在顶尖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 “理论筑基-仿真验证-真机实战” 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具身智能...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字节跳动Seed联合SIA-Lab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扩散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Seed Diffusion Preview,每秒钟生成2000+的词,超过了Google Gemini Diffusion,相较于纯自回归模型有巨大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这将很有可能会改变语言模型的范式,成为未来的主流。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
当语言模型涌现出通用智能时,蛋白质模型的通用智能还有多远?在NLP领域,语言模型基座经历了从BERT到GPT的跨时代变化,涌现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通用智能,BERT时代的模型关心具体任务的提升,缺乏对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涌现能力的系统化讨论,而在GPT时代,系统化的讨论逐渐显现,通用智能的爆发也因此开始。而在蛋白质基座领域,几乎没有贯彻这条智能涌现的路径,一系列工作同样停留在BERT时代,在“预训练+任务微调”这一范式...
7月27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远程)出席了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为“超级人工智能的科学共识和不确定性”的圆桌论坛环节,并发表了观点演讲。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首先是能力的快速提升,AI 模型在编码和数学等领域正在迅速改进,推理和推断能力不断增强。其次,AI 智能体数量翻倍,全球主要公司都在采用 AI 智能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最后,...
日内瓦当地时间 7 月 10 日上午 10:40,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出席了由联合国(UN)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组织的2025 AI 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 Governing advanced Al in action”主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治理。张亚勤院士重点指出了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1. 技术快速发展与治理滞后的失衡。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 —— 尤其是生...
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了吗?这些模型在面对复杂的、多步骤的视觉推理任务时,能否像人类一样推理和决策?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复旦大学带来重磅新作——EscapeCraft:一个3D密室逃脱环境,让大模型像真人一样“动脑逃生”,用于评估多模态大模型在视觉环境中,完成复...
2024年10月24日,“AIR大师对话”第六期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荣幸地邀请到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名誉教授 Martin E. Hellman,就学术科研、职业发展、AI技术等话题进行了生动且深入浅出的分享。随后,AIR院长张亚勤院士主持炉边对话,与Hellman教授就今年诺奖花落AI、成功路径等话题展开精彩讨论,为观众带来无限启发。Hellman 教授首先分享了他从产业界(I...
On June 7th, the 5th AIR Master Dialogue event was successfully held at the AIR Wuxi Innovation Center (AIR+IC). We were honored to have Prof. Curtis Carlson, the former President and CEO of SRI International, Emmy Award Winner, and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deliver a presentation titled "Innovation for Impact" and engage in discussions with students and faculty about innovat...
要勇于打破天花板,全力以赴实现梦想,做出有影响力的事情去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K. J. Ray Liu5月16日,AIR第4期大师对话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很荣幸邀请到了前IEEE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K. J. Ray Liu教授为我们分享。刘教授首先做了题为 Wireless AI: A New Sixth Sense to Deciphering our World(《无线人工智能:解读世界的新第六感》)的报告,随后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科研和个人经历。本次活...
6月8日上午,“AIR大师对话”系列活动第三期在图灵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The Future of AI and Society: A Conversation on the Impact and Risks of AI Development (“AI和社会的未来:谈AI发展的影响和风险”)的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AIR院长张亚勤教授主持,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作者Max Tegmark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计算与生物学...
10/052025
07/152025
05/222025
04/172025
03/282025
03/272025
03/192025
02/242025
02/182025
02/142025
09/192024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