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8月1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地瓜机器人联合打造的 “清华 AIR - 地瓜机器人具身智能强化营”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OS暑期学校圆满落幕。为期7天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校的50余名优秀学员,在顶尖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 “理论筑基-仿真验证-真机实战” 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具身智能...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字节跳动Seed联合SIA-Lab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扩散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Seed Diffusion Preview,每秒钟生成2000+的词,超过了Google Gemini Diffusion,相较于纯自回归模型有巨大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这将很有可能会改变语言模型的范式,成为未来的主流。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
当语言模型涌现出通用智能时,蛋白质模型的通用智能还有多远?在NLP领域,语言模型基座经历了从BERT到GPT的跨时代变化,涌现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通用智能,BERT时代的模型关心具体任务的提升,缺乏对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涌现能力的系统化讨论,而在GPT时代,系统化的讨论逐渐显现,通用智能的爆发也因此开始。而在蛋白质基座领域,几乎没有贯彻这条智能涌现的路径,一系列工作同样停留在BERT时代,在“预训练+任务微调”这一范式...
7月27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远程)出席了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为“超级人工智能的科学共识和不确定性”的圆桌论坛环节,并发表了观点演讲。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首先是能力的快速提升,AI 模型在编码和数学等领域正在迅速改进,推理和推断能力不断增强。其次,AI 智能体数量翻倍,全球主要公司都在采用 AI 智能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最后,...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近日发表题为《走向自动驾驶》的演讲。 围绕自动驾驶的发展背景、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以及AI算法应用三大板块,深入探讨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背景下自动驾驶领域正在发生的基础性变革,并对未来落地形态做出长远展望。 当前我们正处于数字化3.0时期,包括物理和生物世界的数字化,其中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即“互联网的物理化”——汽车、公路、交通、工厂、电网、机器
清华大学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2021年9月发表了“智能科学:无尽的前沿”主题演讲。 从技术演变的大趋势,算力驱动计算体系的突破,到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绿色计算,以及自动驾驶技术,阐述了智能科学和技术对产业、社会,乃至人类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AI大趋势 IT技术的发展有三个大的趋势,数字内容从1.0时代逐步迈入3.0时代;人工智能从符号推理、深度学习,走向知识+数据驱动
两个月时间从一周读一篇论文变为一天一篇是什么体验?从完全摸不到门路的学术小白到夺得SUMMER AIR冠军是怎样的蜕变?实地乘坐Apollo无人车,和Intel大牛论道……SUMMER AIR带你体验! AIR第一届夏令营SUMMER AIR圆满结营。在历时两个月的夏令营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线上线下参与了多次学术分享会,研究课题涵盖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推荐算法、指数升空等涉及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年9月,AIR迎来两位工程博士入学——亿景智联联合创始人兼CEO孙伟以及昆仑芯科技有限公司CEO欧阳剑。 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领域内创新领军人才,需要研究者具有坚实深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前沿的产业实践经验。与学术博士不同,工程博士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教育导向,更强调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更注重对产业需求的回应。孙伟与欧阳剑将立足自身工作经历与研究视角,在AIR开启新的旅程,进一步
9月27日,在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全球首个车路协同DAIR-V2X数据集正式发布,该数据集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百度Apollo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全球首个基于真实道路场景打造的车路协同数据集,其拥有的高质、海量车路协同场景库,能帮助学术和工业界进一步认识车路协同,加速车路协同的研发落地,助力产业迎来共同繁荣
AI赋能绿色计算大有可为,我们需要沉淀出具备一系列可跨领域落地、可通用化的数据驱动算法应用,基于此搭建AI控制优化算法引擎,通过试点、合作、转化落地多领域的应用。——张亚勤 9月26日举行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企业家分论坛中,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发表了 “人工智能赋能绿色计算”主题演讲,从绿色计算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报告由张亚勤院长及团队
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正在步入数字化3.0时代,AI正在加速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向着更快速、更精准、更安全、更经济、更普惠的方向稳步发展。——张亚勤 9月26日下午,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在数据与算法论坛上,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这一主题,介绍生物世界发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变革,并分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在人工智能
近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携手华润生命科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洋教授任联合中心主任。联合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首次会议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召开。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首席科学家马维英、副院长刘洋、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华润生命科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建国、科技创新部总经理何建涛、生命科学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也迎来了第一批博士生:陈小雪、冯世坤、李健雄、王哲,他们将在AIR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 王哲、李健雄与同学讨论 AI浪潮里的弄潮儿 对于冯世坤来说,AIR是他9月开启的新起点。曾在商汤科技担任资深算法工程师、网易云音乐担任软件工程师的他重回学术界,师从马维英教授,开展自监督学习、多模态学习研究。AIR的老师们
2021年8月11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对清华大学和亚信科技共同完成的“5G网络智能化系统研发与产业规模化应用”的科技成果鉴定会。 成果鉴定委员会由4位院士领衔,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学术所长孙凝晖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澳州国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张亚勤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姚育东院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两所极具代表性的创新型 AI 研究院,强强联手成立「清华(AIR)- 智源健康计算联合研究中心」,马维英任联合中心主任。 中心将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健康各领域从孤立、开环走向协同、闭环发展。推动被动式健康管理走向提早预测、主动预防、个性化、主动参与的新范式,实现更智能的个人健康管理,更有效的公共健康治理。 8月20日,联合研究中心
8月17日,由创新工场和AIR共同举办的DeeCamp2021人工智能训练营总冠军答辩暨结营典礼圆满收官。总决赛共决出4组赛道冠军和大赛总冠军。基因诊断解决方案GeneBERT项目获得此次大赛的“双冠王”——除了获得了年度总冠军及10万元大奖,还与金融文档事件提取系统“点事成金”、营销短文生成系统“AI荐”、Click智能教具等三个项目分别获得分赛道冠军及3万元奖金。除了GeneBERT,还有3
6月30日中午,第四期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前字节跳动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马维英作为主讲嘉宾,作了题为“健康计算: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研究”的主旨报告,并与来自全校多个单位的40余位青年教师进行交流。沙龙由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主持。 马维英博士作分享 马维英首先从个人经历讲起,以自身
7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功举办以“数据安全与可信AI”为主题的学术工作坊。本次活动由聂再清教授主持,邀请到杨强、宋晓冬、朱军、邰骋、刘洋五位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杨强:用户隐私,数据孤岛和联邦学习 宋晓冬:打造负责任的数据经济 朱军:理解与评测对抗鲁棒性 邰骋:高性能、保护隐私的生物识别技术 刘洋:联邦学习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展望 AIR学术工作坊是AIR定期举办的中大型
7月13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获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荣誉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张亚勤院长从事技术研究三十余年,目睹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也见证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力量,从个人电脑、高清电视、移动通信、云计算到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演讲上,他分享了科研历程中的收获,给出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做永恒的学习者,应对变化。 数据和信息都在
共有 2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 页 当前第 12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