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神经网络本身的层次结构其实就是在做迭代的优化,做数据压缩,逐层逐步优化数据特征的表达。 ——马毅 活动概况 5月27日上午,第四期AIR学术沙龙跨越太平洋,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展开了一场精彩的隔空对话。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马毅教授线上做题为《基于第一原理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报告,这是他首次用中文深度解析这一
AIR学术工作坊是AIR定期举办的中大型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AIR学术工作坊第二期的主题是数据安全和可信AI,本次活动由聂再清教授主持,邀请到杨强教授、宋晓冬教授、朱军教授、邰骋教授、刘洋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数据安全和可信AI是AIR在大数据和AI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团队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挑战性问题,聚焦于构建DAIR机器自学习大数
多模态AI的目标是使计算机像人脑一样,能够同时理解自然界中的多模态数据信号(如语音、文本、图片、视频等),并完成类人脑的智能任务,比如推断、预测、决策等。 ——刘菁菁 活动概况 7月7日晚,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强教授刘菁菁为U&AI Camp带来题为《How Multimodal AI Empowers People》公开课。 课程围绕多模态人工智能以及其如何赋能人类来展开
7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功举办以“数据安全与可信AI”为主题的学术工作坊。本次活动由聂再清教授主持,邀请到杨强、宋晓冬、朱军、邰骋、刘洋五位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杨强:用户隐私,数据孤岛和联邦学习 宋晓冬:打造负责任的数据经济 朱军:理解与评测对抗鲁棒性 邰骋:高性能、保护隐私的生物识别技术 刘洋:联邦学习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展望 AIR学术工作坊是AIR定期举办的中大型
7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功举办以“数据安全与可信AI”为主题的学术工作坊。本次活动由聂再清教授主持,邀请到杨强、宋晓冬、朱军、邰骋、刘洋五位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杨强:用户隐私,数据孤岛和联邦学习 宋晓冬:打造负责任的数据经济 朱军:理解与评测对抗鲁棒性 邰骋:高性能、保护隐私的生物识别技术 刘洋:联邦学习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展望 AIR学术工作坊是AIR定期举办的中大型
7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功举办以“数据安全与可信AI”为主题的学术工作坊。本次活动由聂再清教授主持,邀请到杨强、宋晓冬、朱军、邰骋、刘洋五位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杨强:用户隐私,数据孤岛和联邦学习 宋晓冬:打造负责任的数据经济 朱军:理解与评测对抗鲁棒性 邰骋:高性能、保护隐私的生物识别技术 刘洋:联邦学习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展望 AIR学术工作坊是AIR定期举办的中大型
结合湿试验的数据和领域知识实现干湿闭环,是打通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壁垒的关键。 ——宋乐 活动概况 9月1日上午,第八期AIR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百图生科首席AI科学家、著名图网络专家宋乐博士,为我们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医药研发》的报告。 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惠妍讲席教授、首席科学家马维英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包括
仅仅在实验层面上的结果不足以使我们充分理解深度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我们需要从统计学习理论出发,获得基础理论层面的理解。 ——陶大程 活动概况 9月22日下午,第九期AIR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卓越访问教授陶大程教授,为我们作题为《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的报告。 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讲席
智能边缘计算并不是要取代云计算,而是和云计算互为补充,一起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会不断融合;智能计算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又相互连接,协同合作。 ——刘云新 活动概况 10月13日下午,第10期AIR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首席研究员刘云新教授为我们做题为《智能边缘计算
将强化学习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存在诸多挑战,但是这些问题终有一天会被解决。强化学习具有超越人类的潜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升波 活动概况 10月27日下午,第11期AIR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李升波教授为我们做题为《如何将强化学习应用在自动驾驶——谈强化学习技术发展和未来趋势》的报告。 本次讲座由
多模态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应用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前景,WenLan2.0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 ——文继荣 活动概况 12月2日下午,第13期AIR学术沙龙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为我们做题为《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带来了什么》的报告。 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院长刘洋教授主持,活动线上
12月9日傍晚,AIR DISCOVER青年科学家论坛第五期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用视觉实验室负责人黄思远博士为我们作关于《Human-like Holistic 3D Scene Understanding》(类人的全面三维场景理解)的报告。 报告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观念的产生,三维场景理解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
通过海量的抗体和抗原的信息和人工智能,创建颠覆性的量身定制的抗体,全面超越现行的抗体研发套路和进程,占领世界抗体研发的制高点。 ——张林琦 活动概况 12月24日下午,第14期AIR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图灵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林琦教授为我们作题为《新冠病毒抗体药物研发》的报告。 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药物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
可信机器学习最本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对“分布漂流“(distribution drift)及“分布迁移“(distribution shift)的分析。绝大多数的可信机器学习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分布漂流中去。 ——李博 活动概况 2月23日上午,第16期AIR学术沙龙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李博教授为我们线上作题为《可信
共有 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 页 当前第 1 页 |
邮箱: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电话:(010)821511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