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 第二期AIR DISCOVER青年企业家论坛如期举行。本活动有幸邀请到剑桥大学博士后高超,为我们线上做了题为From indoor localization to autonomous robots(从室内定位到自主机器人)的精彩报告。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周谷越副教授主持。 讲者介绍 高超博士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10月13日晚,第十五期DISCOVER LAB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赵慧婵,为我们线上做了题为Advances in High-Power-Density Dielectric Elastomer Artificial Mus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高功率密度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及其应用进展)的精彩报告。本次活动由
活动概况 9月22日上午,第十四期 DISCOVER LAB 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达特茅斯学院助理教授杨耀青博士,为我们线上做了题为 Quantifying generaliz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by measuring loss landscapes and weight matrices(通过损失函数形态
从长远的角度看,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启发新的、有效的算法。 ——马腾宇 9月22日上午,第27期AIR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马腾宇为我们献上做了题为《Self-supervised learning: Some theory and Theory-Inspired Algorithms》(自监督学习:理论及其衍生算法)的报告。本期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
自然语言处理的经典方法,已经在计算生物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和价值。 ——黄亮 活动概况 9月7日上午,第26期AIR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前百度美国研究院杰出科学家、俄勒冈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黄亮为我们作题为《AI for COVID-19 Vaccine Design》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院长刘洋
8月18日晚,第十三期DISCOVER LAB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刘玲洁博士,为我们线上做了题为Neural Representation and Rendering of 3D Real-world Scenes(3D真实场景中的神经表达与渲染)的精彩报告。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周谷越副教授主持。 讲者介绍 刘玲洁博士
能够联合处理不同模态的信息,是人类区别于动物具有更高级智能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们致力追求Integrative AI的初衷。 ——黄学东 活动概况 8月17日上午,第25期AIR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微软技术院士、微软Azure人工智能首席技术官黄学东教授为我们作题为《A Holistic Representation Toward Integrative AI
神经科学能够为AI提供启示作用,AI迈向真正智能的道路也需要神经科学的检验。 ——高剑峰 活动概况 7月6日上午,第24期AIR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微软副总裁高剑峰为我们做题为《Brain-inspired Efficient AI modeling》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
活动概况 6月29日下午,第23期AIR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AIR副教授周谷越为我们做题为《从仿真到现实:走进千家万户的智能机器人》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AIR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刘洋主持,AIR官方视频号和b站同步直播。 讲者介绍 向上滑动阅览 周谷越,现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教授、协同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
6月16日晚,第十一期DISCOVER LAB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开展。本期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青年科学家仉尚航博士。仉博士为我们进行了题为Towards Generaliz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Open World(迈向开放环境泛化机器学习)的精彩分享。本次活动全程在线上进行,并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教授周谷越博士
所谓“民有(of the people)”的智能系统,就是指人类作为被感知主体的智能系统;“民治(by the people)”的智能系统,就是指人类受到智能系统的指导,参与到对客观环境的优化配置中;而“民享(for the people)”的智能系统,则是指人类作为终端用户来使用的智能系统。 ——姜小凡 活动概况 6月9日上午,AIR学术沙龙第22期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
我们认为,为解决新的任务,下一代人工智能必须接受类人的“暗”常识。 ——朱毅鑫 活动概况 5月25日下午,AIR学术沙龙第21期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朱毅鑫博士为我们做题为《“暗”,不止于“深”——类人常识的计算机视觉》的讲座。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助理研究员龚江涛博士主持,AIR官方视频号和b站同步直播,当日线上逾6000次
The intelligent system can make decisions very quickly based on lots of data, but can they make them in a way that humans understand? Can they explain the decisions? Maybe we need to take a step back
相比于视觉感知,目前无线感知被了解的太少,需要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化。 ——杨铮 活动概况 4月7日下午,第19期AIR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铮为我们做题为《无线感知为AI开启新感官》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云新主持,AIR官方视频号和b站同步直播,当日线上逾
下一代的对话系统应该是社交聊天机器人(Social Chatbots)。它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和社交需求,在多种场景和领域下都具有以下特点:知识基础、个性化、成熟的情感。 ——黄民烈 活动概况 3月24日上午,第18期AIR学术沙龙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期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黄民烈博士为我们线上做题为《对话系统中的情绪智能》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
共有 9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7 页 当前第 4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