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8月1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地瓜机器人联合打造的 “清华 AIR - 地瓜机器人具身智能强化营”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OS暑期学校圆满落幕。为期7天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校的50余名优秀学员,在顶尖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 “理论筑基-仿真验证-真机实战” 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具身智能...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字节跳动Seed联合SIA-Lab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扩散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Seed Diffusion Preview,每秒钟生成2000+的词,超过了Google Gemini Diffusion,相较于纯自回归模型有巨大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这将很有可能会改变语言模型的范式,成为未来的主流。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
当语言模型涌现出通用智能时,蛋白质模型的通用智能还有多远?在NLP领域,语言模型基座经历了从BERT到GPT的跨时代变化,涌现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通用智能,BERT时代的模型关心具体任务的提升,缺乏对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涌现能力的系统化讨论,而在GPT时代,系统化的讨论逐渐显现,通用智能的爆发也因此开始。而在蛋白质基座领域,几乎没有贯彻这条智能涌现的路径,一系列工作同样停留在BERT时代,在“预训练+任务微调”这一范式...
7月27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远程)出席了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为“超级人工智能的科学共识和不确定性”的圆桌论坛环节,并发表了观点演讲。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首先是能力的快速提升,AI 模型在编码和数学等领域正在迅速改进,推理和推断能力不断增强。其次,AI 智能体数量翻倍,全球主要公司都在采用 AI 智能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最后,...
清华大学万国数据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教授课题组在基于知识迁移的增量学习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知识迁移的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增量学习方法”(英文名称Knowledge Transfer in Incremental Learning for Multilingual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于北京时间2023年7月11日获得人工智能领域
7月6日下午,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科学前沿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 · Scientific Frontier)跨界对话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与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帆,围绕AIGC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及AI发展的风险管理等议题,开展了一场跨界对谈。对谈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电影
7月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高端对话环节,与原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先生就大模型的发展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创新方向和机会。 张亚勤院士首先阐述了目前大模型所面临的局限性和主要问题,其中包括时效性、准确性、低效率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大模型的计算效率低下问题,与人类大脑的高效性
近日,初创公司水木分子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该公司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孵化,致力于构建生物医药行业基础大模型及新一代对话式生物医药研发助手。公司产品将服务于药物研发各环节,包括早研立项、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优化、临床实验设计、药物重定位等。 水木分子专注于生物医药垂直行业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AIR聂再清教授团队于今年4月开源了轻量科研版BioMedGPT1.6B,从研究层面验证了将
2023年6月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Klaus Schwab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当天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出席了Generative AI: Friend or Foe(生成式人工智能:友或敌)分论坛并发言。一同出席的还有IBM
2023年6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应邀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同学、老师和家长们: 非常荣幸今天站在这里与各位分享毕业典礼这个重要和欢乐的时刻。首先,我要向所有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们经过了数年的辛勤努力,终于获得清华经管学院的文凭!我也要向各位家长表示祝贺,你们缴纳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已进入快车道,许多行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远来看,这个趋势必将影响到每一个普通人。 对广大终身学习者来说,深入了解数字经济,构建数字化的能力,无疑是当下最重要而紧迫的学习需求。 但是 数字经济究竟是什么? 它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会? 应该从哪里开始学?怎么学?跟谁学? ——这是盘桓在许多人面前的真实困境。 为此清华大学五道口
6月8日上午,“AIR大师对话”系列活动第三期在图灵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The Future of AI and Society: A Conversation on the Impact and Risks of AI Development (“AI和社会的未来:谈AI发展的影响和风险”)的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AIR院长张亚勤教授主持,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未来
近日,在ICRA 2023会议上,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协同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DISCOVER Lab)代表队参加了ICRA 2023 PUB.R 国际机器人竞赛并取得冠军。据大会论文统计数据显示,本次DISCOVER实验室是国内中稿论文最多的课题组、实验室主任周谷越副教授是全球中稿论文最多的华人学者、博士生李鹏飞是全球中稿论文最多的学生作者。ICRA是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
6月2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教授周谷越带队参加了ICRA 2023 PUB.R 国际机器人竞赛并取得冠军。ICRA是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举办了包括"四足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与 "英式早餐机器人"等在内的13项机器人比赛任务,吸引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剑桥大学(Cambridge)、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清华大学等数十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 DISCOVER实验室共计10篇研究成果被被ICRA 2023会议接收,其中包含9篇论文与1篇海报。据大会数据显示, 本次 DISCOVER实验室是国内中稿论文最多的课题组、实验室主任周谷越副教授是全球中稿论文最多的华人学者、博士生李鹏飞是全球中稿论文最多的学生作者。ICRA是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也是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
2023 年6月2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RoboMaster组委会合作举办的ICRA 2023 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Sim2Real 挑战赛(RoboMaster Univerisity Sim2Real Challenge,RMUS) 在北京现场完美收官。RMUS挑战赛旨在通过仿真提高真实世界中机器人完成感知、导航和操作等任务的性能,核心竞赛形式是通过全自动运行
深化校地合作,抢抓数字经济“东风”,共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6月6日,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在清华大学签约。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共同见证。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无锡市滨湖区副区长蒋维维,清华无锡院院长郑永平等参加活动。 签署智能产业创新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党委
近期,AIR共计4篇论文获Nature和Cell子刊录用/发表,其中执行院长刘洋、副教授马剑竹共计3篇论文被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录用/发表,助理教授赵昊的一篇论文被Patterns发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是Nature期刊于2019年创立的子刊,覆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2021年数据显示其在"计算机科学
共有 2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 页 当前第 6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