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8月1日,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地瓜机器人联合打造的 “清华 AIR - 地瓜机器人具身智能强化营”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OS暑期学校圆满落幕。为期7天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全球高校的50余名优秀学员,在顶尖导师团队指导下,通过 “理论筑基-仿真验证-真机实战” 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具身智能...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字节跳动Seed联合SIA-Lab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扩散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Seed Diffusion Preview,每秒钟生成2000+的词,超过了Google Gemini Diffusion,相较于纯自回归模型有巨大的速度和成本优势,这将很有可能会改变语言模型的范式,成为未来的主流。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MLLMs)发展迅猛,从看图说话到视频理解,似乎无所不能。但你是否想过:它们真的“看懂”并“想通...
当语言模型涌现出通用智能时,蛋白质模型的通用智能还有多远?在NLP领域,语言模型基座经历了从BERT到GPT的跨时代变化,涌现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通用智能,BERT时代的模型关心具体任务的提升,缺乏对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涌现能力的系统化讨论,而在GPT时代,系统化的讨论逐渐显现,通用智能的爆发也因此开始。而在蛋白质基座领域,几乎没有贯彻这条智能涌现的路径,一系列工作同样停留在BERT时代,在“预训练+任务微调”这一范式...
7月27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远程)出席了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为“超级人工智能的科学共识和不确定性”的圆桌论坛环节,并发表了观点演讲。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首先是能力的快速提升,AI 模型在编码和数学等领域正在迅速改进,推理和推断能力不断增强。其次,AI 智能体数量翻倍,全球主要公司都在采用 AI 智能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最后,...
2月21日下午,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一行到清华大学调研,重点听取了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园未来产业创新孵化工作情况并展开了座谈。邵新宇部长来访智能产业研究院,参观考察了研究院实验室,听取了研究院最新研究和产业化成果汇报。 副院长刘洋汇报了研究院建设发展目标,特别围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介绍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与阶段性成果。高级访问教授彭健介绍了研究院代表性孵化企业华深智药创业的发展
ICR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是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组织的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顶级年度会议。IEEE旗下有39个学会,涵盖航空航天、电力、电路、通信、计算机、控制、信息等各领域。 AIR联合大疆教育RoboMaster机甲大师组委会,将在ICRA2022共同推出
当地时间2022年2月9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宣布了2022年新晋当选的院士及海外院士名单。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卓越访问教授、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博士,因其在多媒体计算领域的杰出技术贡献与领导力当选海外院士。同期入选的还有SpaceX创始人、首席工程师Elon Musk等111名院士及22名海外院士。 入选
相信大家已经在刚才的冬奥开幕式上,领略到了无人机灯光表演的风采,由2022架无人机组成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缓缓升起,冬奥主题跃然夜空中。近年来,无人机灯光秀逐渐成为流行的大型活动表演节目,似乎有替代传统烟花表演的势头。相比烟花表演,它具有环保、成本低廉、可控性强、以及视觉震撼等多种优势。在这篇文章中,AIR将会深度介绍这一新型数字艺术表演系统及其技术原理。 图源:央视冬奥会开幕式直播画面
“产生有影响力的原创技术成果,能够真正推动技术进步,并实现核心技术的产业落地,创造实际价值。” ——王 岩 “我希望针对碳中和等重要问题,探索更可靠、更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系统,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李元春 王岩博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助理教授,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曾任商汤科技高级研究员,先后负责人脸检测和图像视频
“永远追求创新的研究、方法论与研究体系;永远和年轻人站在一起,拥抱最新鲜的血液,前瞻最先锋的思想。”--张宏江 张宏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卓越访问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导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客座教授,还兼任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曾任金山集团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兼金山云的首席执行官,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副院长、微软亚太研发集团(ARD
阅读原文: Vol.02|AIR Newsletter
11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旭来到智能产业研究院,就科学研究、人才建设、成果转化、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调研。陈旭一行先参观了智能产业研究院DISCOVER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随后与智能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座谈。 陈旭讲话 陈旭肯定了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果,对张亚勤院长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表示祝贺。陈旭表示,人才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院在短时间建立起规模和质量兼具
热烈祝贺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完整名单: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 张亚勤,1966年1月出生,本科与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他于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担任百度公司总裁。出任
日前,华深智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同合作,利用新型人工智能抗体平台,在新冠抗体设计和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提高了现有新冠抗体的抗病毒能力,为新一代抗体药物的研发开创了全新的路径和范式。 2021年8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彭健教授团队、华深智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抗体设计
仅用一张照片就能生成属于自己的私人订制方仔积木?没错!最近AIR和启梦共同推出的全球首款AI定制积木产品“方仔照相馆”就能实现你的愿望。它能根据平面照片设计积木人仔模型,并通过柔性生产快速交付,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方仔的个性化定制,为更多用户带来趣味十足、充满惊喜的产品体验。 从一张照片定制一个积木人仔,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为实现这一创新,团队在智能设计、交互体验和智能制造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
10月28日,2021年世界科技青年论坛暨MIT TR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亚太榜单线下发布仪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幕。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副教授周谷越入选年度MIT TR 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本届世界科技青年论坛聚焦技术突破与创新话题,围绕“变局、破局与新局”、“科技赋能下的可持续发展”、“畅想世界未来版图”、“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变革深化”以及“青年力量
10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周年庆首场活动——DISCOVER实验室开放日成功举办!从讲座到互动提问,再到实验室参观体验等环节,活动过程干货满满、气氛活跃,参加者都表示在思想的碰撞中颇受启发。 活动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讲座报告,邀请学界及业界大咖,交流互动;随后是AIR DISCOVER实验室参观体验,让观众走进实验室自由探索、讨论学习——名副其实的Open Day! 讲座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访问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曾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前往白头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进行交流,于2013年获芝加哥大学丰田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彭健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和机器学习,其合作开发的算法在多项科学挑战赛中获得佳绩,包括
10月12日下午,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到智能产业研究院调研。发展规划处处长杨殿阁、资产管理处处长李功强、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参加调研。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刘洋及部分教职工代表参会,共同围绕智能产业研究院进一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王希勤一行调研合影 在听取研究院汇报后,王希勤肯定了研究院成立近一年以来在科学研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产业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他指出,人工智能
共有 2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 页 当前第 11 页 |
业务合作:airoffice@air.tsinghua.edu.cn
招生招聘:airhr@air.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10)82151160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C座12层
京ICP备15006448号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