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提供了顶级的平台和创新的机制,非常契合我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经历,促成了我回到清华,全力参与学校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决心。”
--刘云新
刘云新博士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毕业,后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取得博士学位。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刘云新博士便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负责研究院在移动计算、边缘计算和异构计算方向的研究。此后二十年,他深耕产学研厚土,埋头于移动和边缘计算系统研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取得了重要创新和引领。
作为微软公司内部创新项目,刘云新博士成功领导孵化了高精度、高性能的网络模拟工具,也是微软在网络测试方面的产品级和事实标准工具——Network Emulator for Windows Toolkit (NEWT),它能够让应用开发者在本地网络上模拟各种各样的网络参数,方便地测试应用程序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行为,大大降低了产品网络测试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他的研发成果也被成功转化到微软公司的多项产品中,包括Visual Studio、XBOX SDK 等重要产品。他的研究工作还在微软之外的工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相关思想和设计被Android 和iOS 操作系统、华为智能手机、英伟达GPU 等采用。
在学术方面,他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 90 多篇,涵盖移动计算、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等领域的众多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
早在2008 年,刘云新博士就设计开发了学界首个专门针对移动设备的虚拟机监控器原型系统。他还首次提出了手机多模态的概念并基于轻量级系统虚拟化进行了设计实现。这些研究成果开创了移动系统虚拟化研究方向,引领了后续的学术研究,在学界和业界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回家之旅,亦是新的征途
坐拥众多亮眼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刘云新博士却从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开展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是他一直秉持的目标。从微软回到清华,于刘云新博士而言,既是一场亲切的回家之旅,也是他科研路上崭新的征途。
4月底,刘云新博士正式入职清华,担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的首席研究员和国强冠名教授,恰逢母校110周年校庆,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刘云新博士的回家之旅又多了一重意义与使命。今后在AIR,他将在智慧物联(AIoT)领域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
在刘云新博士看来,数字化、智能化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而我国的智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虽然已经具有局部领先性,但在产业应用方面还远远不够,有些产业还没有实现数字化,更谈不上智能化。基于这样的趋势,刘云新博士希望在未来与AIR团队的合作中,能与业内同行们一起,助力我国智能物联网领域研究,利用 AI 赋能 IoT 智能设备和智能应用,解决实际场景和行业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智能物联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我希望在AIR建立一个世界领先的研究团队,开展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培养一流青年人才,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引领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投入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孵化新兴智能产业,服务于国家和产业需求,为AIR、清华大学和国家的智能产业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相信在亚勤院长的带领下,AIR一定会越办越好,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刘云新博士如是说。
初心不改,做有用的研究
作为AIR新成员,谈及微软与AIR研究工作的不同之处,刘云新博士指出:“就研究工作本身,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我们都是要做世界一流的、有用的研究。”
是的,“做世界一流的、有用的研究”,这是刘云新博士的期望,也正是这支由张亚勤发起组建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团队正在不断努力去做的事情。从微软到AIR,改变的是环境,始终不变的是刘云新博士那颗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心。
AIR研究方向
从具体的工作模式和研究工作面向的对象等方面来说,与国外研究团队或公司相比,刘云新博士认为AIR的团队成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计划,面向中国各类产业,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新模式;借助清华大学的平台,AIR研究团队能够和知名研究机构及企业的不同学科的团队合作,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工作;此外,还能更深入地参与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中国下一个十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夯实根基,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切实益处。或许,这也是AIR持续吸引优秀科研人才的原因。
而面对即将涌向人们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AIR始终有着清晰明确的眼光,正如张亚勤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章已开启,而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赋能型技术和核心驱动力,将为各个产业创造出重大机遇,AIR的诞生则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回应。
除了刘云新教授外,AIR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加入,如前百度总裁张亚勤、前字节跳动副总裁马维英、前海尔CTO赵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刘洋、前阿里天猫精灵首席科学家聂再清、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兰艳艳、前大疆集团核心团队负责人周谷越等。
撰文 / 刘聆羽
编辑排版 / 刘聆羽
校对责编 / 黄妍